騎乘姿勢的看待

很多人問我,
為什麼在課堂中,我要花那麼長的時間教學、調整學員的騎乘姿勢?
甚至成為嚴格的標準化制式規定,
不依照每個人的身高比例去調配,
學員一上車,指導員就開始調整各個細節。
Keith Code(加州賽車學校創辦人)親自指導騎乘姿勢與應用
我簡單說明一下,關於恒典安駕課程的姿勢,我們分成幾個部分。
腳尖、大腿、臀部、手掌、手臂包括頭部的位置,
都有標準化的制式規定。
我們注重這些位置的原因其來有自,
因為基礎沒有打穩,遑論談到安全輕鬆地達到人車一體,
更無法學習進階騎乘技巧。
學員在我們的初階安駕課程,有了紮實的基礎功,
就能利用正確的姿勢,學習我們後面更多的進階課程。
這些依據並非我們教學團隊無中生有的發想,
而是我這些年來在國外各個專業學校的進修過程中,
所被指導出來的觀念與知識進而融會貫通,
得以傳遞給我們這群注重安全享受騎乘樂趣的學員們。
我們在每個月一次的初階安駕活動中,
希望讓學員能夠實質體會到,駕駛技能顯著提升。
利用課程所學習的知識與觀念,
提升操控車輛的安全與穩定度。
讓車輛穩定的關鍵,
包括姿勢、油門控制、煞車控制。
很多人質疑,側掛的傾角比較小,輪胎可以保留更多空間,似乎比較安全。
然而,我所受過的專業賽車學校經驗中,
數位世界冠軍的教練們都告訴我,
如果一個學員根本還不會精準地利用同傾,掌握車輛動態,
那更別說要像賽車手一般,使用進階的側掛技巧。
指導員TONY接受加州賽車學校教練指導 正確的側掛姿勢
我們特意安排,在初階訓練課程與場地限制的條件下,
學員大多只能發揮車輛60%的性能,
目的就是要讓學員們發現,在這樣的條件下,若無法游刃有餘掌握車身動態,
遑論使用側掛,就像是小學生要跳級挑戰賽車手一般。
我記得,我在加州賽車學校的第一堂課裡,
因為舊有習慣的側掛姿勢,被校長以及教練嚴格的糾正。
當時,我真的非常懊惱,
這10多年的騎乘經驗和觀念,在第一堂課就徹底瓦解。
我試問自己,這10多年的觀念,究竟哪裡來的??
我發現,實際上,只是一些沒根據的知識,
是我自己揣摩前輩的經驗想出來、
是我自己苦讀雜誌、書籍摸索出來的、
是我自己用實際的道路經驗在許多驚險萬分的千鈞一髮中體會出來的。
我從來沒訓練過冠軍車手,
憑什麼不去接受加州賽車學校的觀念呢?
這是三十多年來,我的老師將騎車理論科學化,
透過解構教學,培育出這麼多冠軍車手的實際成果。
我憑什麼質疑呢?
當下痛定思痛
決定痛改前非
回復到一張白紙,虛心地讓我的教練們,這些培育出無數世界冠軍的頂尖專業,
調整我的姿勢,重新指導我建立起穩固的基礎功!
在一系列的調整姿勢,到實際的賽道印證,
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騎車可以這麼自在輕鬆!
原來精準掌握車身動態,才是安全駕駛的唯一路徑!
加菲貓利用輔助系統 練習騎乘姿勢
回國後,我從原本TIS練一節就癱軟無力,
到一天輕鬆達成100圈的練習!
而回到實際道路,每個彎道與狀況都有其應變的道理與技巧!
精準的操控,不再是盲目摸索或機率與運氣。
我領悟到姿勢的改變,這個大家往往最忽略的基礎,
閃電一般地速度就讓我脫胎換骨。
我很興奮我可以到國外在世界冠軍的搖籃中重新學習騎車,
我也很想要將正確的觀念以及知識分享給我身邊的朋友。
我想,這樣雞婆的個性,
就是我們 HD MOTOBIKE SCHOOL 成立最大的動力吧!!